

有人调侃,安徽这座省,有着互联网时代最抽象的几个城市:一边“芜湖”起飞,一边“蚌埠住了”。
某种程度上,这个谐音梗还映照了点城市命运。一边是攀上新能源汽车风口、又进入南京都市圈的芜湖,经济增速可喜,卯着劲追赶省会合肥,牢牢占据安徽第二城的位置;另一边的蚌埠,在跨入新时代后,却真有点“绷不住了”。
2021年,蚌埠就因为GDP增速为0(后实际统计为降2.1%)[1][2],而备受关注。安徽时任省委书记更是指出,蚌埠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3]。
这座淮河穿城而过、刚好跨过南北分界线的东方“珍珠港”,百年间的起落,颇令人唏嘘。
01 火车拉来的城市,蚌埠算一个
蚌埠曾经的含金量,从它车牌能排到“皖C”,就能窥见一丝痕迹。在中学地理教科书上,蚌埠作为因铁路而兴的一个典型案例,也颇有存在感。
和所有的老牌工业城市一样,被火车拉来的蚌埠,有过一段自己的辉煌历史。事实上,它甚至是安徽第一个设市的城市,比当过省会的安庆、现省会合肥都要早[4]。
1912年,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竣工通车,而蚌埠,由于地质条件较好,南蚌山余脉伸向淮水的岩石滩有架设铁路建立墩基的条件,成功打败原先计划设站的临淮镇、怀远县,成为了津浦铁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5]。

于1911年建成的蚌埠淮河铁路桥,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桥” / Wikimedia Commons
当时的火车从蚌埠出发,5小时可到达浦口,13小时可抵达天津[6]。由于地处津浦铁路南段徐州至浦口的中点,南来北往的列车需要在蚌埠停留,加煤、补水、检修,旅客也在这里中转和住宿。
借着火车的光,又依托本身就有的淮河水运,蚌埠从一个古时以产蚌、产珠得名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和徐州中间水铁联运最大的货场码头,还因此有了水铁联运的新老两处船塘[7]。
上世纪30年代,蚌埠就曾以“皖北大商埠”闻名,盐粮贸易额一度超过省会古城安庆、米市芜湖,跃居全皖之首[8]。

新中国成立后,率先建市的蚌埠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工业城市,生产了安徽省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9] 。丰原、蚌烟、玻璃设计院等企业,成就了蚌埠“合老大、蚌老二”的荣光。
而铁路,也持续在蚌埠人的生活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1956年,凤阳东路建设全省规模最大的蚌埠肉类联合加工厂,从蚌埠火车站岔出了向东2256米长度的铁路专用线[7]。为了解决原有码头货场不足,以及为适应石油站、老虎山附近飞机场的特殊需要,蚌埠城区东、西、南三个方向,均有火车切断道路的“道口”。

始建于1958年的蚌埠闸,满足了当时城市发展灌溉、航运、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要求 / 图虫创意
从1952年到1985年期间,蚌埠全市有32个工厂、货场、仓库等单位配备了铁路专用线,总长度达到3万米以上,装卸股道56条,货位多达1011个[7]。
可以说,那时候的蚌埠,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千里江淮第一城”的名号,正是蚌埠一时辉煌的写照。
02 发展失速,蚌埠也绷不住
但进入改革春风吹满地的八九十年代后,蚌埠发展的速度却明显慢了下来。1988年,蚌埠的工业总产值尚在全省第四[10],1996年,蚌埠的第二产业产值就掉到了全省第九[11],被一众城市赶超。
和很多曾经的工业城市衰落的原因相似,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蚌埠过去只依靠铁路带来的工业化扩张和计划经济拉动投资的这一发展逻辑,已经难以为继。

在转型阵痛期,原先让蚌埠为之骄傲的大而全的产业,反而让蚌埠在发展战略上摸不准方向。
八九十年代以来,蚌埠几度踌躇,几度改换赛道,纺织城、食品城、电子城的规划轮番上阵,轻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硅基生物基产业等都曾被寄予厚望,但因为缺乏产业积淀的时间,屡屡改换滩头,效果并不理想。
在国家投资减少后,蚌埠全市工业增长走低,叠加国有企业改制,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2000年后,蚌埠机床厂、蚌埠纺织厂、蚌埠卷烟厂等标志性企业相继破产重组,留下成片的闲置厂房和数十万下岗工人。
之后的20多年间,蚌埠的经济总量增长一直不够乐观,地区生产总值到2019年才站上2000亿台阶[12],比芜湖晚了整整6年[13]。

更尴尬的是,虽然也算是身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带,但城市能级不够、城市吸引力不足的蚌埠,吃到的红利远远不如安徽的其他“近邻”。
就拿“芜老二”芜湖来说,离南京、合肥、上海更近的芜湖,承接了一波制造业企业转移,培育出了奇瑞汽车、三只松鼠、傻子瓜子等知名企业,并不断为芜湖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021安徽百强企业的地区分布中,合肥58家,芜湖8家,阜阳3家,而蚌埠没有一家企业上榜[14]。

而蚌埠自己,则只能在向下印发的《蚌埠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中承认:“蚌埠处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多个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地理边缘位置,高端人才短缺和用工成本上涨并存,融资需求大和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并存。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较,尚未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激烈竞争。 ”[15]
天时地利既失,人和却又不足,蚌埠陷入“GDP发展倒退”的转型阵痛,也就不完全意外了。
03 皖C,还能重回C位吗
不破不立,就在蚌埠为经济增速焦灼的2021年,它同期也小小“网红”了一下。一是因为谐音梗,二则是因为《长月烬明》的热播。不少当地人也将之视作一个契机,喊话文旅部门,希望能接住这“泼天富贵”,让蚌埠再c位出道一把。
但说实话,无数短暂走红又沉寂的网红城市已经证明,对于文旅资源并不算非常丰富的地区而言,一时的文旅吆喝,只能算作“被看到”的一个机会。皖c蚌埠,要想在和阜阳的皖北龙头之争里回归“c位”,关键还是在产业发展。

对这一点,早就“绷不住了”的蚌埠,也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
智能传感产业,就是蚌埠在新的20代里,给自己找的机会。
这也不是凭空发掘的。一方面,蚌埠本身有着不错的传感器产业家底。上世纪90年代初,蚌埠就成为全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16]。
另一方面,智能传感器被称作人工智能的“电子五官”,智能传感产业已成为各地竞相争逐的一片“新蓝海”。此外,蚌埠本身科教基础不错,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14所)也为蚌埠的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储备和产业基础。
2024年,中国传感谷在蚌埠竣工,目前,谷内已经集聚23家领军企业、200余家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经济规模总量超百亿元[17]。同年,蚌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13亿元,同比增长5.2%[18],比起日子最难过的2021年,情况好了不少。

蚌埠的复苏,扎扎实实地体现在普通人的生活感受里。2024年,蚌埠发放消费券和以旧换新补贴2.4亿元,拉动消费近15亿元[19]。
过去的工业遗产,也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始建于1928年的宝兴面粉厂、1952年的老柴油机厂两处极具代表性的工业历史符号正在进行恢复性重建,并植入不同功能。
而这座老牌火车城市,也在积极融入现代交通体系中。预计在今年年内,蚌埠滕湖机场也将通航,作为华东地区机场群重要节点之一,将先后开通云贵川、珠三角地区等10多个通航城市[20]。

蚌埠能不能“绷住”,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印证二十代的努力。不过,让蚌埠人欣慰的是,虽然重回千里江淮第一城还很远,但至少,力争皖北C位,已经很近了。
撰文 | 年糕菌
参考文献:
[1] 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 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 蚌埠市统计局. (2022). 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中安在线. (2022). 郑栅洁参加蚌埠代表团审议. 安徽人大网.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www.ahrd.gov.cn/web/ztrmdbhy/view.jsp?strId=af7cead9f7cc4bafbfe392f719c6c27a&strColId=b9dfc919a36e4af5a36c967c8c1b7b8f&strWebsiteId=13d4376afece448dacadd3c162a3eeb2.
[4] 蚌埠市数据资源局. (2025). 建制沿革. 蚌埠市人民政府.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s://www.bengbu.gov.cn/zjbb/jzyg/index.html.
[5] 蚌埠市博物馆. (2022). 津浦铁路为何经过蚌埠通车. 蚌埠市博物馆.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s://www.ahbbmuseum.com/?list_12/1364.html.
[6] 范习中. (2012). 近代安徽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以芜湖、安庆、蚌埠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3(02), 215-219.
[7] 何沛. (2021). 留住乡愁中的“铁路记忆”. 蚌埠新闻网.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www.bbnews.cn/mtkbb/p/25562.html.
[8] 余小乔. 百年商贸:“小上海”与“大蚌埠”. 蚌埠新闻网.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www.bbnews.cn/mtkbb/p/20087.html.
[9] 许盼丽. (2024). 进击的蚌埠. 新华网.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www.ah.xinhuanet.com/20240806/1e4417a38fb54e3bb01535b9f1f44736/c.html.
[10] 安徽省统计局. (1989). 1989安徽统计年鉴.
[11] 安徽省统计局. (1999). 安徽统计年鉴1999.
[12] 蚌埠市统计局. (2020). 2019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3] 芜湖市统计局. (2014). 2013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4] 中安在线. (2022). 刚刚,安徽百强企业榜单出炉. 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 https://www.ahgcc.cn/News/show/169000.html.
[15] 蚌埠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21). 蚌埠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16] 顾楷. (2024). “智”感世界 “芯”动蚌埠. 蚌埠日报.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ah.news.cn/20240802/87419ed8718341629ad96955d896ca28/c.html.
[17] 李东标, 顾楷, & 陈鑫. (2025).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蚌埠:多链融合 绘就智能传感器产业新图景. 新华网.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csj.xinhuanet.com/20250529/ecd6fb2a723b4179bfa969d2947a4067/c.html.
[18] 蚌埠市统计局. (2025). 2024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 李桂. (2025). 蚌埠市市长马军谈传统工业城市升级转型丨中国市长说 . 南方周末.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s://www.infzm.com/contents/288908?source=131.
[20] 李勇, & 夏禹. (2025). 本月底迎来预验收 蚌埠滕湖机场计划年内通航. 新安晚报. Retrieved November 12th, 2025 from http://m.people.cn/n4/2025/0315/c1266-21566053.html.
作者:年糕菌
深富策略-深富策略官网-十大正规配资平台-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