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加强刑罚执行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题,7月8日,广东检察机关邀请多名人大代表到广州市检察院派驻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广东省女子监狱检察室开展调研活动。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广州市人大代表张雅利呼吁持续强化对文身机构的管理,“文身机构不应该为未满18岁的青少年文身”。
红艳如云的荔枝与翠叶映衬成辉,绽放的百合栩栩如生……两名服刑人员用针线制作的广绣作品吸引众人驻足观赏。监区民警说,相比一般的生产劳动,非遗广绣的学习培训时间更长,“至少学半年时间”,希望结合岭南非遗文化探索矫正教育新路径,也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在座谈交流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云浮罗定市黎少镇隆久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小兰分享了参观感受,她希望社会为未成年服刑人员刑满出狱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
调研过程中,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原副校长张雅利则注意到,很多未成年犯有文身。
据了解,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文身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文身服务提供者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众心理让其分辨能力不强,对他们今后职业发展不利。”张雅利认为,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文身行为的管理,持续加大对给未成年人文身的机构的打击力度。“我作为人大代表向社会呼吁,文身机构不应该为未满18岁的青少年文身。”她表示,将相关建议尽快提交。
据悉,广东省检察院自2023年以来共审查“减假暂”(即对监狱服刑犯人实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80148件,提出不同意减刑假释意见5226件,审查数和提出监督意见数均居全国前列。持续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近3年,广东省检察院先后组织对30所监狱、9个看守所和6个社区矫正场所开展了省内交叉巡回检察。
巡回检察“利剑”作用逐步显现,共发现监管执法问题6589项,发现派驻检察室监督履职问题658项,同步移送一批违规违法线索材料。
广东省检察院还积极运用检察公开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参加公开听证会,凝聚社会各界共识。2024年以来共开展刑事执行案件公开听证806次。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深富策略-深富策略官网-十大正规配资平台-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