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居然被美国人发现“陈平不等式”了——原来年收入三万居然能在中国生活得这么好?!
这是怎么回事?
起因是CNBC在2025年7月3日发布的一部纪录片《I Left The U.S. For China — Here's How Much It Costs》(我离开美国来到中国——花费竟然这样),片中记录了一位35岁的美国黑人女性Aleese Lightyear在中国成都的生活状况。这部看似平常的纪录片,却意外地触动了美国网友的神经,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议和反思,是真反思。
这位名叫Aleese Lightyear的女性,曾在纽约从事电视制作工作十年,每周工作70到80小时。尽管她在事业巅峰时年收入可达10万美元,但由于纽约高昂的生活成本,她仍然过着月光族的生活。
于是在2019年,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北京工作。随后到了2023年,她又搬到了成都,在一所大学担任英语教师。
在成都的生活,让这位千里迢迢奔赴而来的Aleese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满足。
她的年收入虽然只有3万美元,但每周只需工作18小时,每周工作4天!这样的工作作息,即便是在欧洲也是顶级的那一批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在成都市中心租了一套三居室公寓,月租金556美元,学校补贴一半,她实际只需支付278美元。地铁出行只需2元人民币,食品支出每月仅225美元。这样的生活成本让她每月轻松储蓄1000美元,过上了在美国时无法想象的体面生活。
这一点都夸张,来看看他们的评论就知道了。
这部纪录片在YouTube上引发了美国网友的强烈反响,纪录片下的高赞评论,俨然成了美国中产的集体心理诊疗记录:
“美国梦就是挣美元去别处花”(@cristinab2263,获赞4149)——这句被顶上热评的吐槽,实际上揭示了美国普通人民群众的困境:2023年美国居民储蓄率仅3.7%,创十年新低,而40%家庭拿不出400美元应急现金,2025年虽有所回升,飙到了4.50%,但若是加上美元通胀恐怕就更滑稽了。
“万亿军费吞噬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不是恨她过得好,是恨自己被困住”
更值得玩味的是还有“过来人”在评论区“造反”,比如在广州教书的@1kmfields亲自证明了“陈平不等式”的正确性,直言“中国60K年薪>美国100K生活”;而在北京郊区的博士@daniel_cycles_china更是用“重获90年代般的自由”梦幻般描述离开美国高压职场后的新生。
这些鲜活案例打破了西方媒体的刻板叙事,就像南非母亲@Aprilviv的感叹:“女儿在成都的婚礼让我第一次体验深夜独行的安全感!”
美国网友的反应之所以如此强烈,与美国中产阶级面临的现实困境密不可分。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美国中产阶级的比例从1971年的61%下降到2023年的51%。美国中产阶级通常被定义为家庭收入在4.3万美元至13万美元之间,但即便如此,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网络上很多人都很喜欢吐槽中国的房价高,买不起房,但若是要深究的话,美国那边恐怕要惨得多,住房成本甚至是美国中产阶级最大的负担之一。在高成本城市如纽约和洛杉矶,即使是中产阶级也难以承受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租金。根据统计,纽约市住房短缺问题极为严重,超过一半的纽约人将收入的29.5%以上用于支付房租,而年收入低于7万美元的家庭,平均要将54%的收入用于房租,此外,曼哈顿2025年中位数房租首次突破每月4000美元,创历史新高,且全市租金涨幅远超全美平均水平,空置率仅3.2%,可租房源极为紧张。
在美国,医疗费用更是个沉重的负担。
2019年到2023年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健康保险费用增加了17%,药费增加了67%,医疗服务支出增加了15%。教育费用同样令人头疼,私立四年制院校的平均学杂费在过去20年中上涨了181.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根据数据对比,中国的公共交通费用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住房租金也明显低于美国。这种巨大的生活成本差异,让美国网友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就像世纪初的中国人看待美国一样的心情。
教师这个职业的处境更是引起了美国网友的特别关注。
在美国,新教师的平均年薪只有44,530美元,远低于其他需要同等教育水平的岗位,更重要的是,在如今的美国,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普遍沦落到下九流的地位了,尊师重道什么的,那就是在做梦。而在中国则是完全相反的一种盛况——外籍教师不仅能获得住房补贴,还能享受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社会地位很高。
这么一对比,谁能不破防啊?
长期以来,美国被视为\"自由之地\"和\"机会之国\",但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高昂的生活成本所困扰,这种情况下,除了甜甜圈之流的神奇土殖之外,恐怕谁(亲美人)都不喜欢这样的美国。
深富策略-深富策略官网-十大正规配资平台-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